植樹現場,來自省人大常委會、省生態環境廳、廣東能源集團、廣東南粵集團等幫扶單位共300余人,與當地干部群眾一同揮鍬鏟土、扶苗培土、提水澆灌,共植異木棉、鳳凰木、香樟等樹木350余株,將成為“燈舞鄉韻”鄉村振興示范帶的重要節點。
這片綜合幫扶林既是生態林,更是連平與幫扶單位的“連心林”。據了解,自“1+N+X”綜合幫扶機制實施以來,各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資金、技術、項目等資源向連平傾斜。過去一年,幫扶單位累計助力連平建成河源首個“資源驛站”;引進項目13宗,投資總額46.15億元;開發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為村集體及村民增收170多萬元;新豐江水質保護、“無廢”縣鎮村建設成效顯著;重建上坪大橋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在幫扶過程中形成的“1+N+X”綜合幫扶工作機制成功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連平縣在“百千萬工程”考核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活動期間,幫扶單位還走進全國文明村——忠信鎮司前村,參觀家訓文化弘揚基地。
省人大農村農業委副主任委員廖森泰,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國英,河源市政府副市長孫鋒,深圳市南山區委副書記廖子彬,深圳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巖鴻,連平縣縣長黃罡星,連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文影,連平縣委副書記王昌龍,連平縣委常委、副縣長李輝等參加活動。(來源:河源日報 連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