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色色,牛牛日穴av,免费啪啪网站亚洲欧美国产视频,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首頁 > 政務公開 > 新聞動態 > 時政新聞
【聚焦“百千萬工程”】連平縣積極探索“兩山”轉化通道,擴寬“點綠成金”道路
2024-01-30 來源:連平發布 字體大小: 默認   
分享到:

  核心提示 

  1噸“碳匯”可賣65元,1“碳幣”可乘公交3次,30萬畝林地將把更多“綠色紅利”惠及百姓……在連平縣,增綠護林的生態勢能,正逐漸轉化為群眾致富增收的發展動能。  

  連平縣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粵北重要生態屏障、新豐江重要水源地,綠色是其最美的底色,生態是其最大的資源優勢。立足于此,近年來,連平縣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借林發力,積極探索“添綠增金”“守綠換金”轉化模式,展現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向并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生動畫面。    

    

  廣東連平黃牛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連平縣森林覆蓋率達76.98%,綠色是其最美的底色,生態是其最大的資源優勢。       

  在全市率先啟動國家儲備林項目,“綠色紅利”惠及更多百姓 

  眼下正是造林備耕的黃金季節,在連平縣國家儲備林項目(一期)留潭村示范點,造林工人正忙著清理林地、打穴備耕。“我們計劃備耕3048畝,目前正全力開展備耕工作,確保在春節后的第一場雨就開始種樹。”施工隊負責人說。自去年連平在全市率先啟動國家儲備林項目以來,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獲國家開發銀行廣東分行貸款批準7.15億元,收儲林地4.2萬畝,建設苗圃基地20畝。  

  作為粵北重要生態屏障,連平縣歷來重視林業發展。建設國家儲備林,是盤活森林資源,發展林業產業的關鍵一招,也是連平縣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連平縣從2022年開始謀劃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并將其列入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全力推進,2023年5月,在全市率先啟動項目建設。根據總體規劃,連平縣將在各鄉鎮適宜造林區域,利用8年時間,建設國家儲備林30萬畝。其中,首期建設10萬畝,建成后財務凈值可達38億元以上,通過按縣、鎮、村和平臺企業3∶1∶3∶3的比例科學分配收益凈利潤,實現森林增量、生態增效、產業增值、農民增收、經濟增速“五增多贏”。  

  連平縣城鄉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金松介紹,國家儲備林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提升森林質量,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相當可觀。“在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過程中,村集體通過林地流轉獲得租金實現增收,當地村民也能參與森林撫育、管護等工作,獲得工資收入。” 周金松表示,得益于林地收儲工作,目前連平縣7個行政村村集體獲得林地承包費用62.5萬元,大幅增加了當地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為了推進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發展,連平縣積極探索“儲備林+”發展模式,計劃在國家儲備林中幼林撫育片區種植五指毛桃、黃精、金櫻子、靈芝等林下經濟作物,建設期限為5年,建設規模為2萬畝,預期收入10億元。  

  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是龍頭,資金是關鍵。連平縣以“政企銀民”聯動模式(即政府牽頭,國企、銀行合作,村民參與),委托專業第三方規劃設計項目建設,邀請省林業專家、國開行金融專家現場調研,綜合分析制定總體規劃,以縣屬國企連平縣城鄉投資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負責建設30萬畝國家儲備林。同時,連平縣對國家儲備林建設進行了指導和規范,突出抓好資金、土地、苗木、人員等要素保障,為科學、有序推進連平國家儲備林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十年樹木,點綠成金。放眼連平縣,國家儲備林項目從無到有,正在林區沃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美了生態、富了百姓,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連平縣表示,將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始終保持“嚴、高、快”“深、細、實”的作風,以國家儲備林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全力打造“林城相依、林人相融”的高品質生態環境,努力實現森林增量、生態增效、產業增值、農民增收、經濟增速。    

  開發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6個村“賣空氣”增收57.66萬元 

  青山巍巍,碧水悠悠,連平縣森林覆蓋率達76.98%,可謂處處皆綠。茫茫林海還能產生什么效益?對連平縣東水村等6個村的村民而言,還能“賣”山里的好空氣。  

  前不久,一筆30多萬元的碳匯交易款匯入了東水村的村集體賬戶。“這是全村約1.2萬畝林地經過專業核查機構核算確定產生的碳匯交易量收入,我們打算用于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收到這筆匯款,溪山鎮東水村黨支部書記盧志慧十分激動。他沒想到,空氣也能賣錢,現在村民管護山林的積極性比以前更高了。  

  據介紹,林業碳匯交易俗稱“賣空氣”,即通過委托碳排放權交易所對碳普惠減排量進行交易,是一項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的多方共贏措施。二氧化碳排放企業通過購買林業碳匯,抵消企業自身相應的碳排量,各林場所在地可獲得碳匯收益。  

  為加快實現“兩山”雙向奔赴,2021年5月,連平縣啟動了林業碳匯碳普惠試點工作。按照《河源市碳普惠制建設工作方案》要求,連平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切入點,選取東水村等6個村作為示范點,申報省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2023年8月,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到油溪鎮富樂村開展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現場核查。2023年9月1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關于同意河源市連平縣東水村等6個林業碳普惠項目核證減排量備案的函》,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為8871噸,連平縣成為河源市首個完成核證備案的縣區。  

  “首戰”傳捷報,2023年11月23日,東水村等6個林業碳普惠項目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完成交易,以65元/噸的成交價,拍出8871噸碳普惠核證減排量,為6個村帶來57.66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這6個村中,溪山鎮東水村交易量最大,以5468噸的碳匯為村集體掙來了30多萬元收入。“此次交易成功,不僅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增收,也是連平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一個重大突破,為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貢獻了連平力量。”市生態環境局連平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生態是連平的第一優勢,連平的碳普惠行動也走在全市前列。為宣傳推廣綠色低碳發展新理念,鼓勵廣大市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2022年,連平打造了全市首個碳普惠示范公園,讓群眾的綠色低碳生活可量化、有收益。據悉,碳普惠示范公園設置了4個低碳打卡點,市民、游客在公園游玩時,每到一個打卡點掃碼記錄運動軌跡,即可獲得“碳普惠服務平臺”小程序獎勵的碳幣,用碳幣可兌換商品和視頻會員、購物卡、奶茶咖啡等優惠券。截至2023年11月,該平臺共發放碳幣總量29萬個,有效引導全社會參與綠色消費,踐行低碳生活。(來源:連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