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想著怎么也得好幾天才能辦下來,現在取一個號,去一個窗口,來一次就辦好了,效率非常高。”近日,辦事群眾吳先生到連平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業務,在體驗了“一件事一次辦”后,為該中心政務服務的簡化和高效點贊。
這溫馨的一幕,是連平縣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連平縣縱深推進“放管服”工作,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式改革,將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的“一攬子事”整合為“一件事”,實現關聯事項一次辦理、集成辦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目前,連平縣圍繞出生、居住、就業、創業等高頻民生主題,推出了41個“一件事”服務事項。
“一件事”的高效辦成,需要政府部門刀刃向內,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在流程再造中求得突破。在改革過程中,連平圍繞再造業務流程、整合申報表單、梳理辦事指南三項重點,結合關聯性強、辦理需求量大、辦件頻率高的事項,厘清事項間邏輯關系、前后置關系,打造多證合一、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等15類主題場景,重新優化涉及多個服務事項的辦理依據、辦理條件、申請材料、收費標準、辦理時限,將“一事一流程”整合為“多事一流程”,變“不同窗口辦幾件事”為“一個窗口全鏈條辦一件事”,實現“同標準辦理、同流程運轉、同質量服務”。
“以企業開辦為例,以往辦事人需提交14份材料,跑至5個部門,遍歷14個環節,全程辦事耗時5天左右。如今,辦事人只需在線上線下進行1次申請,提交3份材料,在0.5個工作日內即可全流程辦結。”縣政數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一件事”改革以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動為著力點,推動申報材料壓縮91%,辦理時限壓縮90%,極大減輕了辦事難度,減少了時間成本。
在“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中,為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連平縣還拓展了粵省事、廣東省政務服務網一件事專區、河源市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連平發布公眾號主題端口、連平縣政務服務中心線下綜窗五種辦事渠道,構建全方位、多功能的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了線上線下、“多端”融合的智慧政務服務模式。“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務體系,使連平政務服務像‘網購’一樣方便。”連平縣政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群眾辦事更便捷更舒心,縣政數局還提供復印、拍照、郵寄等10余項免費服務,以及上門服務、延時服務、預約服務等便民措施,設置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跟蹤督辦和效能問責機制,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利和兜底服務。
據悉,為打造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辦事環境,連平還制定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辦理、一體管理”的“六個一”服務標準,實現由“一證一次告知”向“一事一次告知”升級,推進由“串聯審批”向“并聯審批”升級,由“單一發證”向“按需發證”升級,綜合運用數據核驗、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舉措,實現復雜的事項限時辦結、免費送達,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智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