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河源市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河源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河源市農業農村局 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20年全市落實食品檢驗量“每千人5批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河食安辦〔2020〕8號)和《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20年河源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的通知》(河市監〔2020〕111號),結合我縣工作實際,現制定2020年連平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建設“幸福河源,綠色河源”的目標,按照精細化監管的要求,以發現問題為導向,落實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實現監管閉環,有效防控系統性、區域性和行業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問題導向
以發現問題、依法處置為原則。從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圍繞涉及人民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性指標,針對既往抽檢合格率較低的食品品種、項目和輿情關注熱點開展抽檢,依法及時核查處置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
(二)堅持檢管結合
以加強抽檢、落實主體責任為原則。針對監管和執法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工作,進一步提高抽檢靶向性;深化精細化抽檢,促進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效能提升;加強抽檢與日常監管信息的互聯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治理能力;通過公開監督抽檢結果,推動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三)堅持廣泛覆蓋
以點面結合、統籌兼顧為原則。抽檢要覆蓋市場銷售的各大類食品品種,城市、農村、城鄉接合部等不同區域,食品生產、經營、餐飲、網絡銷售等不同業態。落實隨機確定抽檢機構、隨機選取抽檢品種的“雙隨機”要求,重點加大對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量大、關注度高、風險程度高的食用農產品、米面制品等重點品種,校園周邊、農貿市場、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等重點區域,以及網絡和進口食品的抽檢力度。
(四)堅持兩級聯動
以合理設計、統籌協調為原則。市、縣兩級緊密協作、合理分工、各有側重、不重不漏。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強化聯動機制。統一制定抽檢計劃、統一組織實施、統一數據報送、統一結果利用。
三、工作任務
我縣食品抽檢任務主要由縣食品安全監督所組織開展,各基層所配合完成,執法三大隊負責不合格食品的核查處置工作。根據市局下達的抽檢任務要求,我縣需完成抽檢900批次,抽檢工作必須堅持食品專項抽檢與食品相關產品(餐飲具)抽檢、日常抽檢相結合,覆蓋31個食品大類及食品相關產品(含餐飲具)。具體安排如下:
(一)食品專項抽檢
1.節日期間食品專項。
抽檢目的:加強2020年端午、中秋、國慶、元旦等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保障節日期間食品安全。
抽檢時間:計劃4月、9月及12月抽檢。
抽檢對象:主要抽檢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以全縣較大規模的超市、商場、農貿市場及餐飲服務單位為重點抽檢對象。
抽檢批次、品種及檢驗項目:計劃抽檢50批次。其中:端午5批次;中秋國慶20批次(包括但不限于月餅等節令食品);元旦25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糖果等,以及粽子、月餅等節令食品)。主要檢驗食品安全標準規定的項目及過往不合格率較高的項目。
2.校園食品安全專項。
抽檢目的:為保障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及時發現并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抽檢對象:重點抽取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和校園周邊小食雜店、小餐飲店。
抽檢時間及批次:計劃4月、7月、10月抽檢,共抽檢50批次;其中,4月抽取20批次,7月抽取15批次,10月抽取15批次。
抽檢地區、環節和場所。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及周邊小餐飲店主要抽取餐飲大宗原料,如大米、食用油等;校園周邊食雜店主要抽取薯類及膨化食品、餅干等。
3.食用農產品專項。
抽檢目的: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及時排查農產品安全風險。
抽檢時間:計劃4月、6月、8月、10月抽取。
抽檢對象:主要抽檢全縣較大規模的農貿市場以及鄉鎮重點農貿市場。
抽檢批次、品種及檢驗項目:計劃抽檢300批次;抽檢蔬菜、水果、畜禽肉、水產品、鮮蛋等品種,主要檢驗往年不合格率較高的農藥、獸藥殘留項目。
4.本地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及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
抽檢目的:食品生產企業和生產加工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由于其小、多、散等特點,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為進一步加大對本轄區內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及生產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開展此次專項抽檢行動。
抽檢時間:2020年全年,每季度抽取10批次。
抽檢對象:主要抽檢我縣轄區內獲證的食品生產企業及生產加工小作坊。
抽檢批次、品種及檢驗項目:計劃抽檢40批次;抽檢品種為豆制品、食用植物油、糕點、肉制品、食用農產品等;檢驗項目以食品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等安全指標為主。
5.重點食品品種專項。
抽檢目的:根據往年抽檢情況,對樣品不合格率較高的品種及風險較高的品種開展專項抽檢,加強重點食品安全監管。
抽檢時間:2020年全年。
抽檢對象:主要抽檢去年抽檢不合格生產經營單位及往年抽檢不合格率較高的品種,重點根據季節特點對當季風險較高的食品開展專項抽檢。如在梅雨季節及高溫炎熱季節加大對食用植物油及其原料和生濕米面制品的抽檢力度,在春季加大對水果制品的抽檢力度,在高溫天氣加大對冷凍飲品的抽檢力度。
抽檢批次、品種及檢驗項目:計劃抽檢100批次;抽檢品種主要為水果制品、肉制品、糕點、食用農產品等;檢驗項目結合以往不合格檢出指標確定。
6.食品安全應急專項。為應對突發、應急等食品安全事件,計劃開展食品安全應急專項抽檢10批次。
(二)食品相關產品(餐飲具)抽檢
食品相關產品(餐飲具)共抽檢20份,主要安排在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及餐飲服務單位。
(三)食品日常抽檢
2020年全食品日常抽檢340批次,與各類專項抽檢相結合,抽檢地區應覆蓋行政區域內的所有鄉鎮和行政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定計劃
抽樣檢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確定的一項基本監管制度,各縣區要高度重視,統一領導,加強組織協調。要明確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抽檢工作,確保工作的延續性和人員的穩定性;要盡快組織力量,完善工作機制,細化抽檢任務,確保年度任務嚴格按照計劃進度推進,做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均衡抽檢”。市局將加強對各縣區局的督促指導,以確保抽檢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規范抽檢工作,提高抽檢效能
抓重點、抓關鍵,針對突出問題,合理安排抽檢任務,嚴格規范抽檢過程,及時匯總和分析抽檢結果;根據監管需要,適時組織應急、執法抽檢等工作。在確保問題導向和廣泛覆蓋的基礎上,落實隨機確定抽檢機構、隨機選取抽檢品種的“雙隨機”要求,督促承檢機構在抽檢工作中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相關規定。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機構監督
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應用和維護“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限和規范要求報送抽檢數據。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定承檢機構,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對承檢機構的檢查與考核。承檢機構未征得任務委托部門同意不得私自分包食品安全抽檢任務。
(四)依法核查處置,及時公布信息
執法三大隊應加強對不合格問題食品的核查處置工作,核查處置完成率應達到100%,三個月按時完成率應達到85%以上,不合格食品立案率應達到70%以上。執法三大隊收到不合格食品檢驗報告后,應當及時送達并啟動核查處置工作,不合格報告表明可能對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核查處置工作應當在24小時內啟動;對多次不合格受到查處仍整改不到位的企業,要從嚴從重查處,依法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應通過“國抽系統”及時報告核查處置工作進展,核查處置過程中發現涉嫌犯罪或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應當及時移送移交;應按照總局或省局網站的抽檢信息公開格式進行信息公布,組織專家對不合格產品信息進行風險解讀;應按照要求每月在“國抽系統”填報月度統計模塊,市局將定期匯總并通報全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
五、工作紀律
食品安全抽檢工作相關人員不得隨意更改抽檢信息,不得瞞報、謊報、漏報檢驗數據,不得擅自發布有關抽檢的信息,不得在開展抽樣工作前事先通知被抽檢單位和接受被抽檢單位的饋贈,不得利用抽檢結果開展有償活動、牟取不正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