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色色,牛牛日穴av,免费啪啪网站亚洲欧美国产视频,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環境保護信息公開
連平縣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公示(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第十七項整改任務)
2022-07-19 來源:河源市生態環境局連平分局 字體大小: 默認   
分享到:

  根據河源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銷號工作的通知》(河環督整改辦〔2020〕9號)及《關于加快完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銷號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將2016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第十七項整改任務整改情況公示如下:

  一、整改任務

  (一)反饋問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珠三角地區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應在2016年底前完成關閉或搬遷。目前珠三角地區9個地縣禁養區內仍有1058家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大量排放污染物使區域內水環境污染嚴重。有關部門對此重視不夠,既未組織開展相關清理和排查工作,也未對關閉或搬遷工作開展監督檢查。農村畜禽養殖管理不力,全省近一半的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和絕大多數專業戶治污設施配套不到位。

  (二)責任單位:連平縣委、縣政府

  (三)整改時限:立行立改、持續整改,2017年9月底

  (四)整改目標:提升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完善污染治理設施,有序推進禁養區畜禽養殖清退工作。

  (五)整改措施:

  1、試行畜禽養殖總量與禁養區域雙控制,優化畜禽養殖布局,推行現代化高效規模養殖,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2、全面開展排查,認真分析原因,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整改措施,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建立倒逼機制,進一步加快禁養區養殖場清理進度,建立關閉和搬遷養殖場的清單名錄,明確時間節點表,對禁養區內偷養、復養及新發現的養殖場,集中力量清理整治,確保完成整治任務。建立清理臺賬,開展專項清理整治,加大巡察監管力度,確保禁養區畜禽養殖場和養殖戶全面清理,實行常態化管理,嚴防“死灰復燃”和“反彈回潮”。

  3、堅持“禁養區全面清理、不留死角、限養區只減不增,適養區規范養殖”原則,建立長期巡查機制,鞏固整治成果,嚴防死守,防治反彈和復養;規范整頓限養區、適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對沒有配套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放污染物的養殖場依法進行查處;對已關閉的非法養殖場(點)的糞便、污水和氧化塘進行清除,防止二次污染。

  二、整改落實情況

  (一)整改目標完成情況:

  2017年9月底前已全面完成禁養區內192戶生豬養殖戶的關閉或搬遷工作。

  (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

  1、為加強全縣畜禽養殖場整治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縣畜禽養殖場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任組長。2016年10月26日,印發實施《連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連平縣畜禽養殖場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連府辦〔2016〕71號),連平縣畜牧獸醫漁業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跟蹤落實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清理工作的通知》(連牧〔2017〕5號),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主體,確保整治措施落實到位。

  2、我縣禁養區清理整治工作不斷持續推進,根據省市縣有關要求,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組織下,2017年原縣農業局、畜牧獸醫漁業局、縣環保局和各鎮政府互相配合,全面開展排查,建立關閉和搬遷養殖場的清單名錄,明確時間節點表,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對禁養區內的養豬場進行了清理整治。2017年底,我縣禁養區內的192戶生豬養殖戶已清理完畢,清理生豬39842頭。

  3、加強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指導工作,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指派技術人員現場開展污染治理指導服務工作,養殖戶在技術人員現場指導下規范建設糞污處理設施。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召集養殖場代表座談等多形式廣泛宣傳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以及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和配套環保設施的重要性。

  三、評估結論

  達到整改目標,符合銷號標準。

  以上整改情況向社會公示,如有異議,請以書面或電話形式,向連平縣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反饋。郵寄的以郵戳為準,直接送達的以送達日期為準。

  公示時間:2022年7月19日至2022年7月25日,共5個工作日。

  受理部門:連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

  聯系地址:連平縣元善鎮烏石坳加油站旁河源市生態環境局連平分局二樓210室

  受理電話:0762-4332115。

  


                                                                                                                      連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