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連平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工作部署要求,全力拼經濟、全面提效能,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定信心,扎實苦干,全縣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態勢。
一、綜合
據初步核算數據,2023年,連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20萬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全市(4.0%)高0.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3.0:27.0:50.0調整為23.6:28.3:4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035萬元,同比增長6.6%,占比提升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00706萬元,增速持平,占比提升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10294萬元,同比增長6.4%,占比降低2個百分點。
二、農業
農業經濟增勢良好。2023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產值386419萬元,同比增長8.5%,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51666萬元,同比增長6.7%。
農業產品產量整體穩定。全年谷物產量87714噸,同比增長0.1%;蔬菜總量120951噸,同比增長2.8%;水果總量146116噸,同比增長12.4%;桃產量70875噸,同比增長15.6%;茶葉產量775噸,同比增長6.9%;畜牧業肉類總產量29518.3噸,同比增長20%;淡水產品總產量6622噸,同比增長4%。
農業生產條件保持穩定。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32740畝,農業柴油使用量2978噸,化肥施用量(折純量)23765噸,農藥使用量298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增長平穩。年末,在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個,其中本年新上規企業9個。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1874萬元,同比增長7.0%,增速比全市(3.7%)高3.3個百分點。
建筑業持續發力。年末,在庫資質內建筑業企業5個,全年完成建筑業產值89295萬元,同比增長9.0%;實現建筑業增加值 52199萬元,同比增長11.5%。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全縣工業投資市場保持平穩發展,部分投資領域實現較快增長。年末,全縣在庫投資項目126個(含房地產項目),其中本年新入庫項目106個,新入庫項目中五千萬以上項目25個。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長14.5%,增速比全市(11.0%)高3.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1%;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50.5%。
房地產銷售市場持續低迷。全年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0.8%;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6.1%。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務
公路狀況穩步發展。2023年末,全縣等級公路238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9.2公里,一級公路82.5公里,二級公路79.0公里,三級公路329.8公里,四級公路1723.8公里。
郵電業務發展良好。2023年,全縣郵政業務總量6189萬元,同比增長17.1%;通信業務總量26649萬元,同比增長15.5%。
六、市場消費
商品消費市場平穩增長。2023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103萬元,同比增長7.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5.3個百分點。年末,2023年年末,全縣在庫限額以上商貿業單位22個,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單位12個,其中批發業0個,零售業12個;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單位10個,其中住宿業0個,餐飲業10個。
七、對外經濟和旅游
外貿經濟表現良好。2023年,全縣完成進出口總額9.8億元,同比增長32.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2%)46.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8.2億元,同比增長39%;進口總額1.6億元,同比增長6.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995萬元,同比下降6.3%。
文旅融合發展持續深入。2023年,全縣接待旅游者人數197.56萬人次,同比增長797.2%;旅游總收入69100萬元,同比增長243.6%。
八、財政、金融業
財稅收入持續穩定。2023年,全縣完成一般財政預算收入57005萬元,同比增長20.1%;全縣組織稅收收入28723萬元,同比增長6.6%。
金融信貸運行穩健。年末,全縣金融系統存款余額149.14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全市(6.2%)高6.4個百分點;金融系統貸款余額73.86億元,同比增長7.0%,增速比全市(4.4%)高2.6個百分點。
九、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平穩發展。基本建成南山、油溪、隆街3所公辦幼兒園,投入使用縣四小、東河幼兒園、陂頭中心幼兒園,新增公辦學前教育學位770個、小學學位1080個。改擴建中小學校4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500個。2023年,全縣基礎教育校園總數154個,其中幼兒園62個、小學66個、初中22個、高中3個、特殊教育學校1個;全縣在校學生55732人,其中學前教育9579人、小學25388人、初中13704人、高中6931人、特殊教育130人;當年畢業生總數15010人,其中學前教育4200人、小學4576人、初中4340人、高中1860人、特殊教育34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組織開展少兒閱讀、公益培訓、民俗活動等文化活動200余場。建成使用內莞鎮、溪山鎮和田源鎮文化站。新增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項目8項,扎實開展忠信花燈工藝大賽、非遺進校園等活動。
衛生醫療事業發展持續平穩??h、鎮、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完善。2023年末,全縣各類衛生機構共計251個,其中醫院7個,衛生院13個,其它衛生機構231個;病床數1653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68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18人、注冊護士971人。醫療服務持續改善,縣人民醫院新院完成搬遷投入使用,縣120急救指揮中心啟用運營。新增市級臨床重點??祈椖?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2個,打造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站4個。
群眾體育迸發活力。鄉鎮村居籃球賽、古驛道徒步等體育活動成功舉辦,內莞鎮社區體育公園建成使用,全民健身深入推進。
十一、環境保護
2023年,全縣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扎實開展綠美連平生態建設“六大行動”,環境空氣質量質量AQI(環境空氣質量指數)達標率率99.5%。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作為新豐江水源頭,連平水質長期保持在國家地表水I類標準,兩個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15個鎮級飲用水源和兩個國家生態功能區考核樣本點斷面水質都達到Ⅱ類標準要求,達標率為100%。全面推進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累計完成鎮級污水處理設施12座,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節能減排工作扎實推進。2023年,全縣能源總量同比下降3.89%,單位GDP能耗同比增長1.4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99%,單位GDP電耗同比增長3.99%。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統計指標總體穩定。2023年,全縣常住人口28.34萬人,城鎮化率40.5%;人口出生率為5.52‰;死亡率為7.72‰。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07701人,按城鄉類型分,城鎮人口150675人,鄉村人口257026人;按人口性別分,男性210570人,女性197131人。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2023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9元,同比增長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25元,同比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同比增長8.3%。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年報數據請參照《連平統計年鑒》。
2、公報中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總產值等指標數值按現行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連平縣統計局
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