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正月十三),連平縣忠信鎮(zhèn)司前村人聲鼎沸,熱鬧喜慶。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上燈”儀式在這里舉行,共慶添丁之喜。
司前村位于連平縣忠信鎮(zhèn),擁有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2019年被評為“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吧蠠簟绷曀自诖謇镆褌鞒形灏儆嗄辏蔀槁?lián)結這里每一代人的重要儀式。每年的正月十三,司前村都會舉行“上燈”儀式,由年前添丁得子的人在本族祠堂掛花燈。因“燈”與“丁”的發(fā)音相似,掛花燈預示著香火延續(xù)、人丁興旺,祈求祖先保佑新出生的孩子健康平安成長。
在司前村吳氏宗祠內(nèi),忠信吊燈習俗中的“上燈”儀式開始,10名家中添丁的燈主將花燈送進祠堂,將準備好的百眼芋頭、大蔥、大蒜、手巾帶子等吉祥物懸掛在花燈上,伴隨著鑼鼓聲、祝福聲,花燈冉冉升起,升掛到祠堂房梁正中。在升燈、上族譜結束后,緊接著進行了祭祖儀式,抱著“新丁”全家人一起鞠躬拜祖,向祖先虔誠敬燭上香。與此同時,宗長們?yōu)椤靶露 迸砂l(fā)利是,慶祝生命延續(xù)和族群興旺。隨著鞭炮聲、鑼鼓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的“上燈”儀式圓滿落幕。
忠信鎮(zhèn)司前村燈主吳理表示,從寶寶出生到現(xiàn)在,他們家就開始準備“上燈”儀式。他們希望小孩能健康成長,以后能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有擔當,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據(jù)了解,在河源市連平縣南部六鎮(zhèn),素有忠信吊燈的習俗,一般有放燈繩、選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道程序,其間還有八音鑼鼓演奏、舞龍獅、飲燈酒等熱鬧場景。
上燈是忠信吊燈習俗中最隆重的環(huán)節(jié),司前村是忠信吊燈習俗最大規(guī)模的傳承基地。除了正月十三舉行的“上燈”儀式外,每年的正月十八還會舉行暖燈、化燈儀式,是司前村最熱鬧的日子,也是人氣最旺的時候,很多外出務工的村民都紛紛回來,宗親歡聚一堂,暢敘親情、鄉(xiāng)情。
忠信鎮(zhèn)司前村黨總支部副書記吳俊鋒表示,往后該村每年都會將這個活動一直延續(xù)下去,通過吊燈習俗去傳承家訓文化,促進鄰里之間關系的和諧。
連平縣忠信吊燈習俗不僅是家庭團聚的時刻,也是傳承家族歷史和團結宗親的重要活動。經(jīng)過數(shù)百多年的傳承和發(fā)展,忠信吊燈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廣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連平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來源:連平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