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連平縣大湖鎮湖東村,一大片格桑花苗呈現眼前,村民們正在田地里細心地為它們除草、施肥。“格桑花預計在明年元旦前盛開,花期約40天。”湖東村村委會委員何運紅說,這里是該村連續多年打造的“古寨花海”項目。
中共連平縣工作委員會舊址紀念館、何新屋、白云樓、蝴蝶谷……在大湖鎮,豐富的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山水美景等特色資源吸引著八方來客,成為大家來了都滿意、走了還想來的打卡點和消費點。今年以來,大湖鎮聚焦全域生態旅游文旅名鎮建設目標,圍繞“一鎮一策”工作部署,錨定“百千萬工程”,以打造“文旅名鎮”為目標,持續挖掘古色客家、紅色革命、綠色生態“三色”資源,全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打造強富綠美新城鎮、宜居宜業新鄉村。
借文興旅 激發鎮村發展內驅力
大湖的文化資源承載了歷史,同時鐫刻了紅色記憶。在格桑花種植基地對面,是湖東村的一座典型的客家圍龍屋古建筑,它是連平縣現存建筑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宏大、保存原貌最完整的古圍寨。
從2018年開始,湖東村村民都會在農閑時在110畝土地播下花種,盛開形成花海后,鎮村通過以花為媒、以花會友,舉辦“千人宴”“盤石家宴”等系列活動,逐漸打造成“古寨花海”網紅打卡點,每年吸引游客超20萬人。
何運紅表示,湖東村內現存文物古跡有白云樓、廣濟橋、文筆塔等,今年村里除了繼續舉辦“千人宴”活動之外,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策劃了更多的功能區,用來吸引更多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游客。“我們搭建了觀景臺,預留了廊道,以便游客們近距離觀賞和拍照。”何運紅說。
據了解,今年湖東村的“古寨花海”活動是由鎮里牽頭組建的富鎮強村公司來承接,該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將土地集約,然后種植花海。待到活動啟動時,現場會開辟“振興集市”,為大湖鎮的農特產品商、農戶等提供銷售平臺,間接帶動全鎮乃至周邊鄉鎮的餐飲、住宿等產業經濟。
“村里的很多村民都囤好了農副產品,等著到時候銷售呢!”何運紅說。
借文興旅,激發鎮村發展內驅力。以湖東村大湖寨花海為中心點,周邊還有油村何新屋、五禾村駱形屋、盤石村白云樓、老圍和下塘仔等古村落旅游線路,以及中共連平縣第一黨支部舊址(湖東村)、連平縣第一間平民夜校(盤石村)、連平縣大湖農會舊址(五禾村)和中共連平縣工委遺址(湖西村)等紅色旅游觀光資源。
大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湖鎮立足“三色”資源,圍繞連平縣工委舊址、第一黨支部舊址等紅色資源提升,大湖古寨“古寨花海”“千人宴”等文旅品牌提質,民宿、基礎設施完善等,不斷豐富文旅業態,同時以“大湖有機米”為拳頭產品,進一步謀劃“三產”融合項目,打造“三產”融合新亮點。“在此基礎上,大湖鎮依托‘鎮村企聯鎮’鄉村產業運營機制,充分發揮富鎮強村公司的作用,再通過新建的紅旅大道,把全鎮各旅游資源串珠成鏈、一體化盤活,不斷提升大湖旅游產業競爭力。”該負責人說。
借旅興村 激活鄉村振興新潛力
在大湖鎮盤石村蝴蝶谷施工現場,有的人在種樹添綠、有的人在修繕道路、有的人在駕駛挖掘機裝運砂土……冬日暖陽下,到處可見忙碌的身影,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蝴蝶谷”位于盤石村甕潭水庫下游,峽谷長約12公里,風光優美,旅游開發利用價值極高。庫區村有4000余畝連片天然毛竹林,1000余畝金竹林,素有“天然氧吧”之稱。
目前,由盤石村村委會、鄉賢合作打造的大湖鎮盤石村蝴蝶谷旅游景區項目,將峽谷生態美景、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游開發有機結合,串聯打造集“住宿、餐飲、鄉村休閑、農事體驗、鄉村風情”等于一體的綜合業態。
“預計明年元旦完成項目一期建設并開放運營。”蝴蝶谷景區項目負責人曾鴻超說,項目計劃投資2億元,其中第一期投入3000萬元,第二期投入8000萬元,第三期投入9000萬元,項目一期可為盤石村帶來每年3萬元的管理費和10%的經營利潤,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該項目還可提供超百個就業崗位,推動當地鎮村餐飲、農特產品銷售等產業發展,持續助力鎮村增收,村民致富。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盤石村黨支部書記曾俊輝表示,將聯合各村推動蝴蝶谷項目與縣工委舊址、第一黨支部舊址、大湖寨、何新屋、白云樓等大湖旅游資源聯動起來,共同探索鄉村旅游開發與村莊協同發展道路,做優、做旺鄉村旅游。
“2023 年,大湖鎮確保實現村集體收入實現268萬元目標。”大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湖鎮將落實落細“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以“紅色文化、鄉賢文化、契約文化、花燈文化、蝴蝶文化”五種文化賦能社會治理,以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為目標,把資源變為產業,把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不斷增強鄉村產業造血功能,全力打造“客家古邑·紅色大湖”高質量發展的“大湖樣板”。(來源: 連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