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色色,牛牛日穴av,免费啪啪网站亚洲欧美国产视频,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首頁 > 走進連平 > 連平文化 > 傳統習俗
市級非遺:八音鑼鼓
2020-06-03 來源: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字體大小: 默認   
分享到:

  八音鑼鼓,在連平當地多被稱為連平八音,是連平縣極具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也是鄉間慶典活動的重要角色。連平八音在連平縣忠信、高莞、油溪等鎮廣為流行,其中以連平縣油溪鎮井潭閣“三頭炮”的連平八音最為出名。

101156446l1v.jpg10115648ltcf.jpg10115640qxhu.jpg

  連平八音是民間音樂的藝術形式,源起何時已無從考證。據傳自明崇禎七年(1634)建州以來,在連平就已經有連平八音這一民間藝術,歷經數百年,經久不衰,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連平八音顧名思義就是由鼓、鑼、鈸、鐺、嗩吶、高胡、簫、木魚(板眼)組成的民間吹打樂藝術。曲譜通常使用廣東音樂和江西省贛南采茶戲曲,以及流行當地的民間小調。曲調高昂洪亮,演奏時周而復始,旋律歡快、熱烈而流暢,逢當地民間操辦婚姻嫁娶、生日祝壽、喪葬及神社廟會、打蘸等紅白事一般都邀請“連平八音”藝人進行演奏。喜事則演奏歡樂、激昂、明快的曲譜,表演時鼓樂齊鳴,鑼鼓喧天,場面氣氛非常熱鬧,如廣東音樂的《賽龍奪錦》、《得勝令》,江西采茶戲的山歌調、采茶調等;喪事則演奏憂傷的哀樂,如當地流行的哭調、采茶戲中的哀調、二胡獨奏曲《江河水》等。連平八音演奏一般不分場次,視整個辦事過程各個環節而定。如客人來時需奏樂歡迎,祝壽時奏樂配合,以喧染氣氛。

  連平八音具有如下幾個藝術特點:

  一是吹打并重,熱烈奔放。連平八音在演奏中亦吹亦打,高亢激越,它的吹打輪擊形式,不僅使觀(聽)眾欣賞到吹、打的高藝,也是文武演奏者互相襯托、互為稍息調整之機。

  二是聲情并茂,演奏兼備。連平八音吹打樂給人以聽覺與視覺雙重美感的享受。

  三是藝術容量大,本體特色強。連平八音在它發展與形成的過程中,融匯了宮廷、廟堂、戲曲、民歌、小曲等音樂精華,有較強的兼容性,極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種音樂的精華,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形成了它特有的隨和大氣和良好的底蘊,多向適應音樂特色的結果。

  連平八音曲調高昂洪亮,演奏時周而復始,旋律歡快、熱烈而流暢,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具有欣賞價值。

  連平八音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種音樂的精華,形成了特有的一種藝術風格,故具有一定的鑒賞價值。

  “文革”時期,連平八音演奏活動也被當作“四舊”被禁絕,幾乎衰亡。黨的三中全會以后,連平八音又復蘇興旺了起來。目前,以民間組織為主的連平八音,藝人老化,傳承乏人,不少有藝術價值的東西正日漸流失,急需搶救、保護、發揚,光大。希望能夠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連平的連平八音的民間這朵藝術奇葩,必將越開越艷。

  2008年10月,八音鑼鼓被列入河源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