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平縣地處粵北九連山區,境內峰巒重疊,山丘綿亙,氣候宜人,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連平境內居住都是操客家方言的客家人。連平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連平縣民間藝術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連平客家山歌”就是這眾多民間藝術中較具特色的藝術之一。
“連平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它突出客家人的語言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山歌。連平客家人由于所處環境的關系,終日作業于田野和山嶺之間,并且男女俱出,大都簡樸耐勞。連平客家山歌在創作和流傳的過程中,人們從不同的觀點、愿望和道德標準出發,傾注了各自的感情,展示了行動的想象,發揮了各自的藝術才能,世代相傳,形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連平客家山歌。
“連平客家山歌”源遠流長,在連平境內流傳。在明崇禎七年(1634)連平建州以來,連平縣就已流傳“連平客家山歌”。“連平客家山歌”是連平民間最為濃情、最為放達、的歌種。具有鮮明的主題和地方特色,富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其藝術風格獨特,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傳神,流暢自然,文采內涵,耐人尋味。連平客家山歌的藝術特色主要有:感情濃烈,想象豐富;形象鮮明,意境清新;抒情敘事,渾然一體;感物即事,自然流暢。
“連平客家山歌”是勞動人民的語言藝術,它過去主要是靠口頭流傳并保存在人們的記憶中,因而歷史地形成了口耳相傳的特點。
“連平客家山歌”為豐富和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繼承和發揮民間山歌作出了貢獻?!斑B平客家山歌”源遠流長,在連平境內流傳。
“連平客家山歌”的內容十分豐富,形式多種多樣。有在田間勞作的“勞動歌”;有表示男女愛慕之情的“情歌”;有日常生活的“生活歌”;有“禮俗歌”、“節令歌”;有“時政歌”;還有“歷史傳說歌”和“兒歌”等。其曲調旋律優美,歌詞通俗易懂,耐人尋味,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連平客家山歌”的價值主要有下面幾點:
1、“連平客家山歌”的曲調旋律優美,歌詞通俗易懂,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鄉土生活氣息,為民間民眾所喜愛,具有一定的音樂研究價值。
2、“連平客家山歌”即興發揮,生動傳神,流暢自然,形象生動,內容極為豐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具有欣賞價值。
3、“連平客家山歌”運用連平地方習慣用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押韻上口,結構多為五言、七律,并且充分運用賦、比興、雙關等修辭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連平客家山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利用本地口音、當地的語言和本地的風俗習慣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連平客家話,具有一定的民俗學研究價值。
目前,由于受到外來文明的沖擊導致審美方式的改變,同時隨著娛樂方式的多元化,“連平客家山歌”已很少能吸引年輕人的興趣。許多人認為“連平客家山歌”不時尚,覺得“連平客家山歌”這些民族民間藝術是落后、守舊的,因此對其妄加排斥,使其生存空間變得狹小。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維觀念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變化,外出人員增多,同時也受市場經濟的沖擊,勢必影響到“連平客家山歌”的傳承。此外, “連平客家山歌”是連平民間以口頭形式流傳的一種民間音樂的藝術形式,藝人沒有受過系統的藝術訓練和提高,老藝人的退出,導致后繼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