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元善鎮位于縣境中部,是縣委、縣政府駐地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旅游和交通中心。境內總面積285.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5萬畝,山林面積31.21萬畝,生態公益林面積18.46萬畝,森林覆蓋率76.68%。下轄15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共312個經濟合作社,戶籍人口72729人,其中常住人口72593人,絕大多數為漢族人口,有少數畬族人口分布在新龍村和城中部分社區。
元善鎮委、鎮政府大樓
【人文底蘊】鎮名由來:建制于1634年(明崇禎七年),向為州治、縣治所在地。連平首任知州牟應受,字子咸,又名元善,任職期間“清文巢田,興學設兵,測壤定賦,百務畢興,嚴明慈惠,循良著績”,深得百姓愛戴,后卒于任上。為紀念其功績,特于城北建一“牟爺祠”,并將州治所在地改稱“元善鎮”。顏氏文化:清代“一門三代四督撫,五部十省八花翎”的顏氏家族,以傳承踐行“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三十六字官箴名聞天下。鄉風習俗: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有舞香火龍活動,香火龍由木架做成龍形,然后在木架上纏繞上稻草,再將香火插在稻草上。舞香火龍可分為“拜四門”“游龍”“翻架”“搶球”“團龍”等5個情節,表演技藝難度較大。舞香火龍除伴以鑼鼓、音樂外,還有人領唱 “龍歌”,“龍歌”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語。文物古跡:黃潭寺古人類遺址、東山塔、文節書院和牟爺祠等,屬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時“連平八景”有五景(西山瀑布、丹灶虬松、梧峰樵唱、仙塔遺蹤、南樓野眺)、連平新八景有兩景(黃牛仙峰、西山瀑布)位于元善鎮境內。
舞香火龍
【自然環境】氣候環境:元善鎮地處新豐江上游,境內主要山脈為九連山脈,地勢北高南低,全境群山環抱,峰巒疊嶂,連綿起伏,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資源優勢:境內森林、礦藏、水力資源豐富。境內連平河為新豐江支流,全鎮有水力發電站24座,總裝機容量1.3萬千瓦。境內黃牛石自然保護區,黃牛石頂峰海拔1430米,是連平縣最高峰,其山體自北向南漸次降低,海拔在350-1000米之間。農特產品:盛產水稻、蔬菜、水果、花生、大豆、茶葉、蘑菇、畜牧、水產等,其中以坳肚山茶和警雄三華李最為出名。基于各社區、村莊資源稟賦,結合發展潛力及規劃要求,依托城鎮發展及鄉村振興輻射方向,確定發展軸線,形成“一核、兩軸、五區”發展格局(即城鎮發展核、城鄉融合示范軸、農旅聯動發展軸、鄉野山林觀光區、農家休閑體驗區、城鄉融合發展區、綠色農業生產區、自然生態度假區)。
增壩田園風光、水洋洞梯田、大埠山水
【國民經濟】元善鎮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2023年,糧食播種面積25695.57畝,糧食總產量9062.6噸。元善鎮是粵贛邊界較大的商品集散地,商貿活躍,茶葉、香菇、木耳、竹筍、蜂蜜等土特產聞名省內外。警雄三華李,芳香脆爽,品質好、知名度高;坳肚山茶品質上乘,制作精湛,味香醇厚,是九連山名茶之一;還有坳肚、黃牛石深山出產的香菇,菇肉肥厚,清香爽口,每年出口量大,遠銷東南亞。
【基礎設施】交通:元善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境內主干道全部鋪上新型瀝青柏油路。農村道路網實現鎮通建制村,公路路面實現水泥硬底化,有條件的行政村已通班車,縣城周邊行政村已通公交車,客運一體化覆蓋率提升至80%。國道105線和358線在此垂直交匯,大廣高速、昆汕高速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信息:元善鎮通訊發展迅速,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寬帶接入覆蓋全鎮各村。環境:元善鎮為建設“美麗鄉村”“宜居社區”把治理城鄉“臟、亂、差”作為一項基礎工作,常抓不懈,在各行政村建立垃圾中轉站、設立垃圾收集點,形成了垃圾收集清運長效機制,有效提升群眾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
【社會事務】醫療衛生方面:境內有縣屬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慢病站、疾控中心等醫療衛生機構,鎮設有衛生院、各村設有衛生站,已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醫療條件完善,兒童計劃免疫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100%。教育教學方面:元善鎮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鎮內設有縣屬職業技術學校、連平中學、附城中學、縣第一初級中學、縣第一、第二、第四小學、縣教育示范幼兒園、富民幼兒園、東河幼兒園和青少年宮,另有鎮屬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0所、教學點3個。國防統戰方面:2023年全鎮征集新兵11名,較好的完成縣下達的征兵工作任務,為國防建設輸送優質兵源。同時切實做好軍屬、烈屬、殘疾軍人及低保對象定補工作。社會保障方面:鎮公共服務辦開設辦事大廳,負責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民政、衛生健康、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科學制定修繕方案,進一步提升敬老院設施環境,為老人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山城之美
【城鎮建設】鎮域建設形成“三縱三橫”、“兩河四岸”城建格局。鎮主要街道有人民路、環城南路、南街、西街、步行街、財富廣場十字街等購物商貿主街道,有連平時光影院和中影連平影城2家影院。市政廣場、文化廣場、體育中心、濱河路“親水步道”、南山公園、鄧村村古樹公園、新龍村文化廣場已成為市民休閑、覽勝、健身、娛樂的好去處。歷史文化街區、“三館一中心”等重點工程已列入規劃建設。居民住宅區建成的有碧桂園、江灣一品、碧水灣、東江御景、翠林錦繡、騰輝花園、東江一號、東江國際、明珠花園、金水家園、怡景花園、連豐花園、陽光花園、鴻潤華府、南湖花苑、城西花園、南山花苑等居住小區。生活污水處理率80%左右,建成區綠地率3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98天,國控省控面水質達標率超過80%,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6%,供水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農村燃氣普及率超過90%,飲用水工程、衛生廁所全面普及。
近年來,元善鎮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聚焦“一個中心”“六大平臺”“八個突破”目標任務,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深挖農業+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大力發展茶葉、三華李、藍莓、大棚蔬菜、百香果、火龍果等特色產業和全域旅游,致力于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圍繞“服務連平發展,推動元善振興”目標定位,著力推動構建“一核、兩軸、五區”發展格局,奮力書寫元善振興發展新篇章。
元善鎮下轄15個行政村(醒獅村、前鋒村、警雄村、新龍村、鶴湖村、東聯村、密溪村、增壩村、河壩村、江面村、留潭村、東河村、鄧村村、石龍村、大埠村)和5個社區(城東社區、城西社區、城南社區、城北社區、南湖社區)
元善鎮人民政府辦公電話:4332214,郵編:517100
(更新時間: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