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色色,牛牛日穴av,免费啪啪网站亚洲欧美国产视频,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首頁 > 走進連平 > 投資連平 > 走進園區
走進園區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經濟強。產業園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以來,連平先后建立了三角生態工業園、產業物流園和城東產業園。

  20多年來的砥礪跨越,見證了連平工業的建設、發展、提速歷程。工業園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散到整,規模從“園”到“城”,入園企業從“招”到“選”,園區產值從數千萬到數十億等一系列變化,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已成為引領連平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憶往昔:摸著石頭過河,開發工業園區

  連平縣地處粵北山區,改革開放初期交通非常不便,經濟以農業發展和資源性的鐵礦開采為主。

  2005年,連平工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毫無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投入,白手起家,引進的企業主要是港澳臺的來料加工企業,利用他們的資金和技術及產品銷路來發展,也即是“摸著石頭過河”來開發工業園區。

  通過多年的努力,園區建設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和積累的經驗,為連平后來園區建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看今朝:荒山野嶺崛起的工業園區

  2005年9月,為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步伐、促進東西兩翼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響應省市要求連平工業必須實現集約發展以利于保護東江水源,連平緊緊抓住粵贛高速開通的機遇,利用靠近忠信商貿重鎮和蓮塘監獄搬遷騰出大量土地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決定興建連平縣生態工業園。


  生態工業園總體規劃24平方公里,首期規劃面積4.87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4.17平方公里。園區圍繞“產業興園,工業建城”目標,按照建設“生態工業園、效益工業園、環保工業園、共建及產業轉移工業園”的思路,經過十余年來的開發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經濟主引擎作用初步凸現,園區規模不斷擴大。

  特別是在深圳南山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合作共建建立了深圳南山連平產業共建園,生態工業園從當初的荒山野嶺建成為今天初具規模的工業園區,成為了連平經濟發展的主戰場,2015年8月生態工業園被省政府批準為依托深圳(河源)產業轉移園的省級產業轉移集聚地,2018年6月被省經信委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

  隨著大廣高速的開通,2011年在隆街鎮建立了隆街產業園。



  目前,連平工業園區布局進一步優化、產業轉型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能力逐漸強化、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園區管理架構不斷完善。2022年成功引進13宗項目并推動8個項目動工建設的同時,引入“萬洋模式”,成功推動萬洋眾創城項目落地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工作,解決了當地就業,并帶動周邊村種植廣東紫珠、火蒜、花生等,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和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2023年,連平工業園規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7.37億元、增長17.81%,工業增加值12.15億元、增長13.9%,工業固投14.87億元、稅收1.66億元、增長20.01%。累計完成19個項目開工建設和7個項目建成投產,培育9戶企業上規。

  展未來:打造智能制造生態產業新城

  雖然園區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錯過了可以更快發展的機遇期,主要是我們2018年才被評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很多政策、資金扶持未能享受。同時,連平主要靠財政資金投入,未能很好的吸收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建設,致使園區建設緩慢。此外,園區分布過散。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遵循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融共贏的宗旨,緊緊圍繞市委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兩個河源”、“融灣”、“融深”等戰略謀劃,結合城東產業園開發建設的實際情況,整合資源,將生態工業園與忠信鎮、三角鎮、燈塔盆地農業示范區、部隊駐地建設結合起來重點發展,在生態工業園首期開發用地的基礎上,擴展規劃58.61平方公里,其中16.99平方公里主要用于發展生態工業和智能制造產業,圍繞“產業興園,工業建城”目標,以綠色生態發展為主題,重點培育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和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


  用五至十年的時間,將產業新城發展為引領連平縣域經濟發展核心引擎、燈塔盆地生態產業發展龍頭、深圳(河源)對口幫扶示范區。目前,東部產業新城已完成總體發展規劃及詳細性控制規劃,并進入實施階段。 

 

  隨著“雙區”產業外溢,連平工業園區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我們將積極對接“雙區”產業,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產業新城,成為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來源:連平縣工業園管理委員會 最后更新時間:2024年5月16日)